
有限空间指是有一定的空间,工作人员可以进入工作,但出入口较为狭窄或空间处于相对封闭、半封闭状态;作业人员进入该场所,存在缺氧或易遭受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氰化氢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或发生气体(粉尘)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场所。主要有人工挖孔桩作业、深基坑及管、罐、沟、槽、巷、井、漏斗、漏仓内作业等。为了加强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缺氧窒息,中毒和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保证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消减措施。
有限空间大概分类:
1、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有限空间有哪些危害?
1、电力危害,受限空间内可能有各种电气设备若处理不当、操作失误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2、燃爆危害,当可燃性气体浓度超过最低爆炸限度的10%时;当空气中易燃性粉尘相对集中,从而使可视距离在1.5米以内模糊时;当氧气浓度在23%以上时。
3、生物危害,密闭空间内工作可能会感染到各类细菌和病毒,甚至由昆虫、蛇老鼠等引起的生物性危害,在地下污水渠工作的工人应该穿着覆盖全身的保护衣物。
4、交通危害,密闭空间(沙井)进出点位于行人道或马路上时,工作人员会有被车轮撞倒的可能,其他人士也会有跌下密闭空间的危险。沙井附近需设置适当的围栏。
5、机械危害,受限空间内可能有各种机械动力传动、设备,若处理不当、操作失误等,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6、中毒窒息,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有硫化氢、一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等。
有限空间危害因素
1、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一般多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甲烷(沼气)和氰化氢等气体,其中以硫化氢和一氧化碳为主的窒息性气体尤为突出。常见的有限空间作业有:清理浆池、沉淀池、酿酒池、沤粪池、下水道、蓄粪坑、地窖等。
2、在这些有限空间场所作业如果通风不良,加之窒息性气体浓度较高会导致空气中氧含量下降。当空气中氧含量降到16%以下,人即可产生缺氧症状,氧含量降至10%以下,可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甚至死亡,氧含量降至6%以下可发生猝死。
有限空间作业应该做好
以下5点安全防措施:
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气体浓度监测解决方案:
有限空间作业中涉及到的对人身安全、作业环境产生危险的气体,需要提前进行检测,确保场所中气体是安全,然后才能进行安全作业。
1、有限空间作业专用固定式有毒可燃气体检测仪
固定式由现场检测探头和监控报警主机两部分组成,探头实时检测有限空间中的各种有毒可燃气体浓度,达到报警下限数值,就及时传输给报警主机,提醒现场作业人员和监控安全人员迅速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且报警主机能够智能自动启动联动装置,如风机、报警灯、切断阀等设备,如报警自动启动排风机,将场所中的有毒可燃气体吹散、吹走、稀释掉,从而达到降低这些气体浓度含量的效果,保证场所中的气体安全。
2、有限空间作业专用便携式有毒可燃气体检测仪
便携式有毒可燃气体检测仪是有限空间作业人员随身佩戴的有毒可燃气体检测设备,通常在作业前使用。先检测出有限空间中有毒可燃气体浓度含量,有毒可燃气体在安全范围内,才能进行作业。如果有限空间中的有毒可燃气体超标就会及时报警,提醒作业人员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如通风、打开排风机等设备,稀释或排除到有风险的有毒可燃气体浓度后,方可进行作业。
3、高性能、高灵敏度气体传感器
无论是固定式还是便携式的有毒可燃气体检测仪,其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都是内置的气体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