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燃气体报警器持续误报警,该如何解决?
可燃气体报警器如果反复误报警,不仅影响正常使用,还容易造成现场人员对警报产生“麻木”。要真正解决问题,需要从设备、环境、安装、维护等多个维度系统排查。
一、常见误报警原因分析
1. 环境因素
空气中存在非目标气体的蒸汽
如:酒精、油漆、胶水、清洁剂、香水、空气清新剂等挥发物,会被传感器误认为可燃气体。
厨房油烟、潮湿蒸汽过多
高湿度、浓烟可能影响半导体传感器的稳定性。
通风不良导致微量杂气积累
会让报警器读数偏高,持续报警。
2. 设备与安装问题
安装位置不规范
距离灶台太近(油烟干扰);
距离燃气表太远(检测不准却时有干扰);
安装高度错误(天然气需装高处,液化气需装低处)。
电源不稳定
电压波动会使报警器误动作。
产品老化
半导体传感器通常 3 年左右就会老化漂移。
使用了廉价、无认证的报警器
灵敏度不稳定,误报率高。
3. 维护不到位
未定期清洁导致灰尘油污覆盖传感器
影响气体扩散,造成读数异常。
未按要求每年校准
半导体与催化燃烧传感器都需定期标定,否则会漂移。

二、系统处理方法
以下步骤按从简到深排列,建议逐步排查。
步骤1:先排除环境干扰
是否刚使用过:
酒精/消毒液
空气清新剂
胶水、油漆
含酒精的香水
强力清洁剂
这些挥发物会被传感器直接误识别。
解决方法:
→ 打开门窗通风 20–30 分钟,观察报警器是否恢复正常。
步骤2:清洁报警器外部
用干布擦干净防护罩及周围灰尘、油污。
不要使用水或含酒精清洁剂。
注意:传感器孔内不能进水,否则可能彻底损坏。
步骤3:检查报警器安装位置
正确安装规范(家庭用举例):
天然气专用报警器:距天花板 30cm 内
液化石油气报警器:距地面 30cm 内
距灶具至少 1 米、远离油烟机吸入口
避免潮湿、油烟重的角落
如果不符合,上述因素极可能导致误报警。
步骤4:检查电源与线路
电源适配器是否松动?
电压是否正常?
若为硬接线,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松脱。
电源不稳的典型表现:
报警灯闪烁但气体读数明显正常。
步骤5:尝试重新上电复位
断电 30 秒 → 再上电
等待 2–5 分钟预热完成(不同品牌有所差异)
若误报警恢复,说明可能是传感器临时漂移。
步骤6:检查产品是否超过寿命
常见传感器寿命:
半导体型:2–3 年
催化燃烧型:3–5 年
红外型(较贵):5–10 年
超过寿命的传感器误报警非常常见。
步骤7:找专业人员气体浓度测试与校准
若以上都不能排除,应做以下操作:
使用标准气体校准
检查实际环境是否真有微漏
确认传感器是否漂移严重、是否需更换模块
注意:家庭用户通常无法自行校准,需要联系厂家或燃气公司。
三、如何从根本上降低误报警概率?
选用带**国家认证(CCC、CQC、CNEX)**的正规产品
劣质报警器误报率极高。
安装带温度补偿、数字算法的报警器
能过滤油烟、蒸汽等干扰信号。
每年做一次保养 / 校准
保持灵敏度稳定。
保持厨房、配气区通风良好
减少干扰气体积累。
四、若已维修多次仍频繁误报警怎么办?
这通常表明:
传感器老化 + 安装位置不当 + 环境干扰 共同作用。
建议:
重新评估安装位置
更换为红外或更高免干扰级别的报警器
配合燃气公司检测管道是否有极微量泄漏
有条件可安装燃气切断阀与报警联动系统



